替身承受伤害,或者说实体化时将承受作用力向本体“选择性”反馈的机制相当谜,令程斌有些摸不着头脑。
乔斯达家族那边获得的长期统计与研究资料、近期掌控替身组织资源后的一些实验,也只是让程斌搞清楚了基于存在形态与反馈机制的替身大致分类——
与本体结构相似、关联反馈最为紧密的替身,例如白金之星这样的人形近距离强力替身。
模拟或依附指定事物具现形体、反馈伤害偏低也有可能被普通人观察到的替身,例如以漫画书为载体的托托神。
以特定规则为存在本质、外显形象只是规则投影、无法被真正伤害的替身,某些无需本体控制的远程自动追踪型替身以及部分场域型替身就属于这一类。
而程斌自己膝盖中箭觉醒的替身,在这方面则显得有些诡异——
从测试替身躯体强度与反作用力传导形式的自残实验结果来看,他的替身应该是与白金之星相同类型的替身,但他的本体并不是人,他的精神形态也早已适应了非人类式的离散视野,他若真觉醒的是这类关联紧密的替身,那替身的形态就应该是一堆不可名状的事物,而不是固定的人形。
最古怪的是,只有当程斌拥有生命“独立且健全”的类人子体的时候,他才能在自己子体所在的地方召唤出替身,并且这个惨白色的替身会与这个现存的人形子体绑定,实现正常人形替身的伤害反馈效果,而在绑定之后,人形子体只要不产生超过某种限度的变化,这种绑定对应就不会轻易消失。
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开始,研究替身的人类,都认为替身使者本身的生命与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替身的存在形态与特殊能力,是先有替身使者,然后才有符合其生命与精神特质的替身。
但程斌的特殊情况结合德国那边最新的人体实验可以证明,替身与替身使者之间的关联方式,很有可能是反过来的——并不是替身使者“发明”了替身,而是替身使者“发现”了替身。
也就是说,替身有可能是先于替身使者存在的,替身使者的觉醒,不过是替身对其进行“识别”与“绑定”的过程。
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替身会潜移默化的扭曲本体的精神与生命,让其更加符合自身的识别绑定标准。
在被白金之星轰爆了脑袋后,程斌更深的确认了这一点——
借助白金之星轰爆大气的一击急速横飞退开的程斌,在涌动的血色泡沫中急速重构出了被一拳碾碎的脑袋,在撞碎一块巨大礁石并在海面上打水漂般弹了两下后,他才嵌入海岸的岩壁停了下来。
撑着碎裂的岩石爬了起来、察觉到决定自身情绪与思考的关键器官在重组中出现微妙变化的程斌,看了眼身侧仿佛幻影般直接刷新成完好状态的替身,随后对着远处飞来的承太郎长笑道:“真不愧是号称最强的白金之星,我在实验室里怎么搞都弄不出来的致命伤,被你一拳就打出来了。”
自残实验测出了很多替身的数据,但凡是涉及到根本性结构的破坏,替身都会自发虚化规避,程斌发现自己居然无法强令替身去硬抗超越极限的攻击——除非给自己来一下将伤害同步到替身上,或者使用能与替身直接接触的虫箭。
但给自己一刀又测不出替身的数据,而用虫箭...觉醒替身本就在计划之外,程斌可没有轻易尝试蠢蠢欲动的虫箭的意思。
听到不知为何情绪变化明显了很多的程斌的说词,飞到近处的承太郎皱了皱眉,他先将自己之前对惨白替身做出的评估说了一遍,然后才盯着程斌说道:“之前碎石试探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你的替身根本没有主动保护你的意向...
“你也知道,替身拥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意识,就算你还未能掌握替身的感官,替身也会在必要的时候自发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行动...”
在最初觉醒替身的那段时间里,好奇的承太郎没少实验替身的性质,他后面甚至试过持枪向自己脑袋射击——那时候他连替身相关概念都没有多少,控制技巧和经验更是不值一提,显然是没办法借助替身感知子弹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但白金之星却自发行动、精确的捏住了那枚子弹。
除了有自灭倾向的不正常者外,拥有行动能力的替身都会主动保护本体,这是早已得到证实的事情,而在替身使者刚刚觉醒、对替身操控完全不熟悉的时间遇到紧急情况,部分替身甚至还会通过“对话”的形式将自身的名字、能力等关键信息告知本体。
“...而像你这种,对自己替身的名字、能力一无所知,甚至本体抗拒、戒备替身,替身也不会主动保护本体的情况,我过去还真的没有见过。”
和程斌交流了几句的承太郎轻轻呼了口气,他看着以极其娴熟的方式套着替身飞起来的程斌说道:“你的表现,算是替身客体论的又一佐证吧,不过具体的研究得后面一步一步来...现在你还要继续试么?”
“连脑袋被爆掉都没有什么‘爆种’、‘觉醒’之类的反应,不知道这货是理解我生命形态不在乎一点伤害,还是它真的宁死都不想告诉我它的秘密了...”
程斌摇了摇头,随后对承太郎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微笑:“不过我大概能猜到这替身的‘名字’了...陪我再实验一下吧,凭你的能力,应该能撑到我获得实验数据的时候吧?